Telegram Group Search
猶他州法案擬要求警官揭露由人工智慧 撰寫之警方報告 (★ 100 分)

猶他州議會即將討論的一項法案,要求警政部門訂定規範,若警方報告部分或全部由人工智慧自動撰寫,必須在報告中清楚標示,並由警官依法證明其內容經過核查。該法案旨在提升透明度,以應對目前警方廣泛採用人工智慧工具撰寫報告的現狀。

文章指出,雖然此舉是規範相關技術濫用必要的初步措施,但僅靠標示提醒不足以消除人工智慧可能帶來的誤判風險。由於軟體在處理多樣語言、方言和俚語上仍存在限制,警方在緊張情境中可能因誤解隱喻或語境而改變報告內容,進而掩飾警官的判斷失誤。文章亦提及,像 Axon 推出的新產品 Draft One 利用穿戴式影音資料撰寫報告,使部分地區甚至暫時禁止使用此類技術,以避免擴大司法案件中因報告錯誤所引發的問題。

👥 14 則討論、評論 💬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3142518
2024 年零工工作者工時增加卻收入下滑:研究 (★ 101 分)

根據 Gridwise 針對 2024 年的資料分析顯示,Uber、Lyft、Instacart 等平台的零工工作者平均每週收入均有所下降,雖然有些服務的工作時數反而上升。報告指出,Uber 的叫車司機收入平均減少 3.4% 至每週 513 美元,工作時數略有增加;而 Lyft 的司機雖然工作時數下降 5.4%,但收入卻大幅下滑 13.9%,降至每週 318 美元;同時,Instacart 的購物及配送人員收入減少 8% 至每週 194 美元,工時亦下降 4.9%。

此外,報告也發現 DoorDash 司機總收入提升 4.8%,但因上班時數增加,平均每小時薪資下滑;Amazon Flex 配送員收入上漲 18.1%,工時增加 20.4%;而 Uber Eats 司機的收入則微幅增加 5.1%,工時也有輕微增長。唯有由 H-E-B 擁有之 Favor 平台,其零工工作者收入顯著提升 3.4%,同時工作時數下降 13.1%。各平台對此調查結果回應不一,有的強調司機每小時收入仍超過 30 美元,有的則認為報告方法學可能不盡完整,反映出零工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與收入逐漸縮水的現況。

👥 52 則討論、評論 💬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3143871
OpenBSD 創新 (★ 113 分)

OpenBSD 長期以來致力於推展多項系統安全與穩定性革新,早在 1997 年就引入 IPSec 堆疊,並在 1999 年完成 IPv6 整合,成為首個免費作業系統支持這些技術的平台。此專案率先採用特權分離與特權撤銷技術,大幅提升程式執行時的安全防護;而堆疊保護(propolice)、W^X 記憶體保護、GOT 與 PLT 保護、位址隨機化(ASLR)及位址不可預知靜態二進位檔(PIE)等技術,更使得系統安全機制達到一個全新層次,這些創新如今亦被廣泛運用於其他系統中。

同時,OpenBSD 推出眾多具代表性的函式與系統呼叫,如 arc4random、bcrypt、strlcpy、explicit_bzero、pledge 以及 unveil 等,這些工具旨在提供更嚴密的安全檢查與操作保護。專案內也涵蓋了來自網路通訊、防火牆、系統管理等多個領域的程式和子系統,例如 OpenSSH、pf、防火牆相關工具、m4、systrace 以及其他核心工具,每項設計皆強調安全與效能兼顧,確保系統在各種應用情境下都能穩定運作。

此外,OpenBSD 開發者的影響力不僅侷限於核心系統,本頁面也整理了許多由其維護或推展的外部專案,如 sudo、fdm、toad、docbook2mdoc 與 portroach 等,彰顯其在資訊安全、系統保護與作業系統最佳化領域的持續創新和卓越貢獻。這些技術與工具根據推出時間排序,詳盡說明了各項創新背後的開發歷程和研究成果。

👥 15 則討論、評論 💬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3143777
巴西司法命令禁止 Rumble 影片分享平臺 (★ 100 分)

巴西最高司法法官 Alexandre de Moraes 指令 Rumble 影片分享平臺必須在 24 小時內下架,原因在於該平臺未依法院命令在巴西指定法律代表,且未繳納累計罰款。此外,Moraes 指出 Rumble 多次故意違反法院指令,拒絕下架前巴西保守派記者 Allan dos Santos(現居美國佛羅里達州、因散佈錯誤資訊身陷通緝)的頻道,並正積極推動對其的引渡程序。

Rumble 則反指此舉屬於「前所未有」的審查,辯稱相關命令係因其拒絕審查駐美政治異見人士。該平臺此前曾為特朗普社群平臺 Truth Social 提供後端服務,並與特朗普媒體與科技集團一同對 Moraes 提起訴訟,主張其裁定侵犯美國憲法首修正案所保障的言論自由。同時,近期巴西亦曾因未任命法律代表而對 Elon Musk 所屬之 X 平臺採取類似行動。

Moraes 在巴西政壇具有極大影響力,其支持者認為這些決定有助於保護仍在發展中的民主制度,但批評者則視之為司法擴張。此一系列事件凸顯出巴西政府與跨國數位平臺在法律遵從與言論自由之間日益尖銳的緊張局勢。

👥 86 則討論、評論 💬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3139209
Kaneo – 一個專注於簡易與高效率的 開源專案管理平台 (★ 100 分)

Kaneo 是一個專注於簡單與高效率的開源專案管理平台,設計上方便團隊協作與專案追蹤,使用者可以選擇自架設系統或使用雲端服務,有效掌控資料安全。平台提供直覺式看板操作的任務管理、即時更新協作與互動式時程檢視,同時具備自動化功能來減少重覆工作,提高生產力。Kaneo 採 MIT 授權釋出,配合不斷壯大的開發者社群,致力於讓專案管理更加平易近人與符合現代團隊需求。

👥 40 則討論、評論 💬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3143097
賓州大學因聯邦研究經費縮減,將縮減研究所招生名額並撤銷部分錄取通知。 (★ 106 分)

賓州大學因應聯邦研究經費大幅縮減,要求藝術與科學學院各系即刻縮減研究所招生人數,甚至撤銷部分已發放的錄取通知。該舉措似乎在各系已確定錄取名單後進行,令教授們對大學缺乏透明度與前置溝通感到高度不滿與失望,認為不少應徵與面試過程付出的努力因此化為空談。

多位不願具名的教授指出,部分系所面臨必須從原先錄取名單中裁減超過半數學生的窘境,此舉嚴重打擊了師生的信心,並在系內立即召開緊急會議以商議對策。教授們普遍認為,此次招生人數裁減除了與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提議縮減約 2.4 億美元經費及間接成本有關外,也可能與大學應對外部政治壓力、研究所工會化及其他相關議題有關。

儘管賓州大學在公告中並未充分說明裁減原因,但臨時校長拉里·詹姆森強調學校將持續堅守其在研究領域的領導地位。此舉對學校整體的研究與教學使命產生長遠影響,令師資與學生雙方均面臨不確定性與資源調度上的艱難挑戰。

👥 91 則討論、評論 💬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3144940
匹茲堡大學暫停所有博士班招生,因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 ( NIH ) 附帶研究經費大幅下調 (★ 107 分)

匹茲堡大學因聯邦研究經費不確定性而暫停所有博士招生。校方表示,由於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 ( NIH ) 擬將附帶研究經費配額由 59% 大幅下調至 15%,學校決定在進一步評估此政策可能對整體運作造成的衝擊前,暫時停止新的博士錄取。雖然聯邦法官已對該政策的實施給予暫緩,但匹茲堡大學在此之前即作出決定。

此次措施涵蓋所有學系,並引發與其他研究型大學相似的反應,例如南加州大學及范德堡大學也先前採取了相應對策。校方透過內部電子郵件通知申請者,說明決策進程及後續錄取時程暫不明朗,並正積極進行影響評估。

國家衛生研究院近期宣布的經費削減舉措,使全國研究補助金明顯下滑。根據分析,若 2024 財政年度實施削減政策,匹茲堡大學可能面臨高達 1.15 億美元附帶經費的損失,對該校的研究發展產生嚴重衝擊。

👥 113 則討論、評論 💬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3145483
為文字標籤辯護 (★ 101 分)

Christopher Butler 在文中主張,僅靠圖示並不足以有效傳達功能與意涵,反而可能耗費使用者更多心力去辨識界面內容。隨著界面中功能日益增多,單一圖示往往無法即時、明確地表達其功能,例如常見的鉛筆圖示可能會造成創建、編修或繪製意涵上的模糊。這種不確定性累積下來,讓使用者在操作介面時需要額外的認知資源以確保正確理解每個按鈕所代表的功能。

文中進一步指出,加上文字標籤不僅可以降低使用者的認知負擔,同時能提高界面導航效率。文字因為是大腦熟悉且能夠整體處理的訊息形式,比起只能靠視覺辨識的圖示,能更快速地被掃描與理解。舉例說明,設計專用應用 Magnolia 時,在側邊導覽列同時結合圖示與文字標示,使得使用者能夠更快掌握各項功能,從而減少因各種抽象圖示帶來的混淆。最精妙的界面設計其實在於平衡圖示與文字的運用,這樣不僅保有視覺上的層次分明,同時也確保了各功能的溝通能夠直觀且簡單易懂。

👥 64 則討論、評論 💬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3142989
徵求拒絕,而非徵求肯定 (2022) (★ 111 分)

作者強調在職場中應有行動偏向,不必總是等待上司的肯定。他提出一種作法:當你有主動想做的事時,直接告知上司你的計畫,並給予對方一個拒絕的最後期限,而非先徵求同意。這樣一來,即使上司忙碌而未能及時回覆,你也能在無異議的情況下繼續推動專案,逐步打破停滯不前的狀態。

這個方法源自作者在小型企業工作的經驗。他以引入新的 GitHub 動作來改善軟體品質為例,說明直接宣告「除非聽到異議,否則在預定日期執行」,比傳統請示方式更有效率。藉由在工作範疇內採取主動,既能讓上司在必要時提出寶貴意見,也能確保專案不因等待而延誤進展。

👥 49 則討論、評論 💬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3144611
Vine:一門以互動網 (Interaction Nets) 計算模型為基礎的程式語言 (★ 102 分)

Vine 是一門基於 Interaction Nets(互動網)計算模型的新語言,其文件最初呈現出類似 Rust 的風格,但隨著深入展開,逐漸展露出獨有的奇特機制。討論中有人指出,文件未能一開始就說明什麼是互動網以及為何將其融入程式語言,使得部分讀者感到疑惑,並好奇此一模型是否僅追求實驗性的新奇,或蘊含更實際的運用價值。

多位討論者對 Vine 的平行運算特性表現出濃厚興趣,認為互動網固有的局部評估機制使得程式碼中各部分能夠自然地展現平行處理,並省卻傳統函式語言中複雜的參考追蹤。針對文件中的「inverse」特性,大家討論其是否能夠利用單次遞推完成原本需要兩次遍歷的計算,有人認為這特性類似於時間旅行概念,其獨到的設計為運用於分散式運算、科學運算等領域提供了潛在可能性。另有討論提到,與 HVM/Bend 僅注重純函式編程不同,Vine 同時支援命令式與函式編程(支援改為「支援」),展現出更具彈性且具備未來擴充潛力的特點。

👥 23 則討論、評論 💬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3144040
Meta 大幅砍減員工股票獎勵,展開 AI 資金投入攻勢 (★ 104 分)

這篇討論串主要圍繞 Meta 為推動 AI 投入而削減員工股票獎勵的消息展開,各方網友分享了對公司內部運作、招聘流程以及裁員文化的看法與經驗。有使用者批評 Meta 的面試流程苛刻,認為即便經歷長時間面試和正面回應,最終也可能因裁員或內部調整而失去聯繫,使候選人對該公司的前景感到疑慮;亦有網友質疑公司一方面大幅減少員工獎勵,另一方面卻宣稱裁員純粹基於績效,進而暗示此舉可能是企業主動藉機壓低薪資。

另一部分討論則聚焦在求職經歷與企業文化上,部分網友分享曾因招聘人員失誤或安排不當而感到失落與不滿,也有人因內部推薦機制較為有效而主張避免與外部招募團隊接觸。針對前 Meta 員工的評價則呈現兩極分化情形,有人因過去工作經歷而對其能力持保留態度,但也有網友指出許多優秀工程師曾在 Meta 任職,強調職場經驗應該以個人實際表現來衡量,而不宜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此外,討論中亦穿插對整個科技業裁員與薪資調整策略的質疑,部分網友懷疑這是否為各大科技企業間協同行動以降低人事成本,並批判現行以裁員節省開支的商業模式。整體來看,該討論串反映出求職者與業界人士對 Meta 以及整個科技產業內部管理和人力資源政策的各種看法與不安。

👥 35 則討論、評論 💬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3145179
修復陳舊退化磁帶中的珍貴錄音與失傳語言 (★ 100 分)

本文探討了一項突破性技術,該技術利用特殊潤滑劑處理老舊磁帶,使其能夠平順播放並數位化保存珍貴錄音,從而修復因時間退化而出現的吱吱聲問題。修復過程中,研究人員透過在磁帶上塗覆細微的矽酮基潤滑劑,解決磁帶老化乾燥造成的卡頓現象,從而重現原始錄音中凝聚的歷史、文化與語言資源。

文中介紹了自 2003 年起與澳洲多所大學合作建立的 PARADISEC 數位人文檔案館,該檔案館集合了上千小時的音訊紀錄,涉及近 1,360 種語言,重點保存太平洋及巴布亞紐幾內亞的語言與文化資料。這項計畫不僅為語言學與音樂學研究提供了豐富素材,同時讓當地社群有機會聆聽祖傳錄音,感受到保存自己語言與文化的驚喜與自豪。

此外,文章提及技術人員 Sam King 於 2019 年打造出初代磁帶潤滑機,並在去年完成改良版 LM-3032 Tape Restorator,其創新設備成功修復多部原本無法播放的磁帶。此技術的應用不僅挽救了許多珍貴音訊,更讓那些可能僅存於單一磁帶上的絕版語言得以重新綻放文化生命。

👥 13 則討論、評論 💬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3140547
Vine:建立於互動網路理論之實驗性程式語言 (★ 122 分)

Vine 是一個基於互動網路理論構想出的實驗型程式語言,主張無縫整合函數式與命令式兩大程式設計範式,允許使用者依照需求靈活運用。文件內容由入門教學開始,循序介紹如何安裝與撰寫第一支 Hello, world! 程式,並逐步延伸至語言特性及編譯器結構。

在語言特性部分,文件詳列了模組、型別(包含原始型別、標準型別、結構與列舉)、方法、輸出入操作、模式匹配、條件判斷,以及處理值、空間與參照的方法;而編譯器章節則闡述了其整體架構與堆疊流程圖。此外,Ivy 與 IVM 相關內容亦提供了互動系統、統計數據與外部擴充的說明。文件同時附有範例程式碼(例如使用 cargo run 指令執行範例程式),並邀請有興趣者加入 Vine Discord server 進行交流。

👥 27 則討論、評論 💬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3144040
Exult:為現代作業系統復刻 Ultima VII (★ 102 分)

Exult 專案旨在復刻 1990 年代經典角色扮演遊戲 Ultima VII,利用原始劇情、資料及圖形檔,讓現代作業系統上的玩家得以重溫這款長期備受讚譽的沉浸式經典。計劃透過不斷更新修正軟體中出現的各項問題,並新增功能,確保各平台(Android、Windows、macOS)的遊戲體驗更加順暢與穩定。

近期更新中,v1.10.1 修正了 Windows 平台因舊 CPU 兼容性問題而造成的崩潰,以及 Android 啟動器無法安裝模組的情形;而 v1.10 版本則改善了戰鬥機制、音效設定與操作介面,同時完成 Android 移植與 Windows 安裝程式多模組支援。網站亦介紹 Ultima VI 重製模組及過往版本發佈歷程,並邀請玩家透過 GitHub 論壇或錯誤追蹤系統回饋使用問題,共同推進經典遊戲保存與現代化。

👥 27 則討論、評論 💬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3140645
數位服務作業手冊 (★ 101 分)

美國數位服務中心的《數位服務作業手冊》闡述打造政府數位服務的最佳實踐,主張一切從瞭解使用者需求開始。在項目初期,團隊必須親自與現有及潛在使用者互動,透過深入的質性與量化研究,明白使用者的目標與困境,並以此作為服務設計與技術決策的根本依據。

手冊進一步強調,數位服務應整合線上與線下各接觸點,從初次接觸到完整流程為使用者提供順暢體驗;並提倡採用簡單直覺的設計風格,使首次接觸就能輕易完成任務。透過敏捷迭代的開發方式,盡早推出最小可行產品(MVP),並持續採集使用者回饋更新改善,同時以靈活的預算與契約架構保障頻繁交付與持續維護。

此外,本手冊也說明如何選擇現代技術堆疊並進行自動化測試與部署,以確保服務能夠即時擴充並有效應對需求高峰。管理安全與隱私方面,團隊需持續評估與優化各項措施,並使用資料監控來驅動決策。最終,提倡公開透明的作業模式,包括釋出公開資料、程式碼與開發進程,以促進民間與政府的合作,共同推動數位轉型。

👥 35 則討論、評論 💬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3145057
半衰期 (★ 110 分)

《半衰期》投射出 1990 年代末期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的轉捩點,當時市場上眾多作品大多依循由《DOOM》衍生的固定關卡架構與科技創新,而設計上卻大同小異。Valve 創辦人 Gabe Newell 與 Mike Harrington,兩位來自 Microsoft 的先驅,毅然離職成立新公司,決心打造一款能夠融合敘事與遊戲玩法,徹底打破外部過場動畫束縛的新型射擊遊戲,其創作理念在於讓劇情與玩家操作無縫結合。

在技術上,Valve 利用當時已經成熟的 Quake 引擎,重構並改進了燈光、粒子效果以及人工智慧,成功將遊戲世界塑造為一個連續、真實且即時反饋的環境。主角 Gordon Freeman 的設計也突破傳統,以一個理論物理學家形象出現,讓玩家得以以第一人稱視角全程操控,進一步強化沉浸感。遊戲中既充滿緊湊的動作與驚險冒險,更透過環境對話和細緻場景,傳達出一個充滿神秘政府陰謀與未知外星力量的故事。

雖然《半衰期》在部分關卡設計與結局表現上受到批評,認為過程拖沓或略嫌缺乏創意,但其創新地將敘事融入到毫無縫隙的實時遊戲進程中,卻開創了遊戲敘事的新標竿。這種設計理念不僅豐富了玩家體驗,也深遠影響之後各類遊戲在劇情呈現與互動設計上的發展,最終奠定了《半衰期》在遊戲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

👥 57 則討論、評論 💬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3147698
BYD 已於 2024 年試產線成功製造出首批固態電池電芯 (★ 102 分)

BYD 已於 2024 年在試產線中成功製造出首批固態電池電芯,分別為 20 Ah 與 60 Ah,消息來源乃公司電池事業部 CTO Sun Huajun 於固態電池論壇上的發表。該技術主打以硫化物電解質作為技術路徑,著重於成本與製程穩定性,並期望在量產前達到與現今液態電解質 NCM 電芯相近之成本水準,但現階段產量仍偏少,無法具體衡量成本優勢。

Sun 表示,固態電池量產示範大約將於 2027 年啟動,但大規模量產可能要到 2030 年後才有可能,而技術的普及也不大可能比業界其他廠商更早推行。與此同時,市場領頭羊 CATL 同樣計劃在 2027 年進行小批量生產,但在大規模量產效益與成本控制上仍面臨挑戰。

儘管固態電池技術因安全性更高、能量密度提升以及充電時間縮短等優點備受矚目,但目前全球各大車廠及電池企業仍在積極研發與測試,從長遠來看,高階車型將可能結合固態電池與現有鋰鐵磷酸電池進行互補應用,持續延伸鋰鐵磷酸電池在未來 15 至 20 年的市場優勢。

👥 52 則討論、評論 💬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3148697
但是,尊敬的先生,究竟何謂電? (★ 109 分)

這篇文章旨在以易懂卻不落入簡化比喻的方式,介紹基礎電子學中的電與相關概念,針對既不滿足於過於簡單的說法,也不喜歡充斥著深奧術語與高級數學的讀者。文中先從原子基本結構出發,說明原子由帶正電的質子、無電的中子以及帶負電的電子組成,並提及傳統的 Bohr 模型與現代量子力學對電子軌域的描述,強調電子的行為並非如經典力學那般沿固定軌道運行,而是以特定分布存在於空間中。

進一步說明中,作者闡述了量子數與 Pauli 排斥原理如何限定電子只能依序佔據離核心由內而外的離散能層,且高能的外層電子負責化學鍵的形成與電流的產生。在講解導體與絕緣體的差異時,文章指出金屬中的外層電子因軌域重疊而得以像自由電子氣一樣在晶格內移動,進而快速平衡電荷,而這正是電流流動的原理。此外,也簡述了其他導電現象,包括在真空與等離子體中因熱電子逸出所產生的傳導現象。

👥 45 則討論、評論 💬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3148438
民間反托拉斯案件正透過法院審理 (★ 100 分)

現下反托拉斯案件正改寫企業競爭規則,民眾律師與州檢察長正合力對抗大型企業的壟斷行徑,法院對原告主張日趨認同,讓市場法規逐步得以重新建立。文章從政治與法律環境的角度切入,指出現任政府訊號混亂,以及民主與共和兩黨在執法態度上的共識,進而令反托拉斯訴訟愈發頻繁。包括負責管理 .com 網域的壟斷企業 Verisign,利用高額利潤與不斷漲價策略面臨法律與政策的雙重挑戰。

文中舉出 Equifax、Pepsi、Corteva/Syngenta 與 American Express 四個案例說明,不論是壟斷薪資與就業資料,或是連鎖超市與個體商店間價格差異、農業領域的獨家經銷制,以及刷卡收費規則,都被質疑違反公平競爭原則。法院對此認定涉嫌違法,將有助於改變企業以往藉由法律漏洞或市場權勢操控價格的情形,推動市場朝向更公平與開放的方向發展。

👥 64 則討論、評論 💬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3141038
我們的政府與社會轉移至美國雲端已不再安全 (★ 102 分)

歐洲政府及社會將關鍵運作轉移到美國雲端是一項極不安全的舉措。作者認為,過去以「便利性」為由推動這種轉移,實際上讓歐洲完全依賴美國政府的善意與法理漏洞,並使關鍵資料面臨隨時可能因美國政治與法律變動而中斷的高風險。文章批評,以複雜且牽強的法律論點為藉口,強行將歐洲網路與資料系統納入美國控制之下,其實無法真正達到信賴及安全的效果。

此外,雖然部分歐洲國家嘗試保留部份資料於本土伺服器,但作者指出現有的「部分雲端」計畫難以確保完全自主。長期依賴美國軟體,像 MS Teams、Office 等便利產品,正逐步侵蝕歐洲數位自主權,最終會使政府與企業在關鍵時刻喪失作業主控能力。作者呼籲,歐洲各界應勇於轉換思維,投資與採用其他軟體與服務,以擺脫完全依賴美國的危險局面。

👥 36 則討論、評論 💬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3150085
2025/02/24 08:25:08
Back to Top
HTML Embed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