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ile_put_contents(): Write of 15757 bytes failed with errno=28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var/www/group-telegram/post.php on line 50
竹新资料库 | Telegram Webview: kt_database/77 -
Telegram Group & Telegram Channel
竹新资料库
相同的科学共识,不同的应对策略——解析“与病毒共存”与“动态清零”两种对策(2022年2月28日)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 曾光 防控新冠病毒肺炎采取何种国家对策,事关国民生命健康、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和国家荣辱的头等大事,自新冠奥密克戎变异株猖獗流行以来,当前国际上应对新冠肺炎防控凸显了两种不同的对策。发病、死亡比中国高出千百倍的西方国家,纷纷宣布要采取放宽疫情防控的对策,试图从此缓解新冠流行以来的社会经济危机,达到与新冠病毒长期共存的目的。而疫情防控业已取…
香港第五波疫情的若干教训 (评论文章,2022年3月29日发表于 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中文稿载于微信公众平台“知识分子”)
Article Commentary: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fifth wave of COVID-19 in Hong Kong in early 2022

[香港大学] 张柏轩 陈志平 金冬雁

目前仍在继续的由奥密克戎 BA.2亚型所引起的香港第五波新冠疫情出现了全世界最高的致死率,大约比美国高十倍,比新加坡高二十倍。从年初至今经官方公布的确诊人数超过百万,占总人口约15%,而实际受感染人数可能翻倍甚至更多,截止3月25日共死亡6749人。每日进行的万人随机抗原检测也表明,3月7日当天的抗原阳性比例超过10%。
这一波疫情是从在21天隔离的尾段在酒店受到传染并在归家后的1月14日确诊的一位南亚裔妇女正式开始的,短短一个多月后确诊人数已破百万。在传播既快又隐蔽的奥密克戎BA.2面前,以往行之有效的密切接触者追踪、封楼、强制全员核酸检测等围堵方法相形见绌,竟在不经意间被病毒跑过并进入全社区。

香港这一波疫情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不可谓不惨痛。本文就此提出六个主要教训。

第一,BA.2病毒及其引起的疾病与过往人们所认知的新冠有很大的不同,最主要就是传染性很强而致病性很弱。由于八成人口已接种两剂疫苗而九成已接种一剂,其中三分之一更已接种三针,大多数感染都是突破性感染,大量中和抗体在3至5天内出现,症状轻上加轻,而病程和排毒期也显著缩短。因此99.9%的感染者没有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疫情开始以来的任何时刻,重症和ICU危重症患者各不超过150人。

第二,疫情中大批未接种疫苗、未完成疫苗接种或者疫苗接种效果不佳的老人不幸死亡。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不超过三成,但占死亡人数的九成六,住院人数的八成六。死亡者近九成没打疫苗或只打一针。
截止到3月17日,80岁以上老人至少接种一剂疫苗的比例仅五成六,在疫情开始的二月初更不超过两成。这些老人近七成接种灭活疫苗。70-79岁及80岁以上老人每百万人中的新冠致死率各为1463和8616,而60-69岁、50-59岁及40-19岁年龄组则分别为394、125和33。80岁以上、70-79岁、60-69岁及50-59岁不打疫苗与打两针或三针疫苗相比,死亡率分别高6.6、15.1、27.1和63.1倍。死亡者中已打三针疫苗的极少。

新加坡人口略少于香港,其总确诊人数也是刚刚超过1百万,但其60岁以上老人完成两针疫苗接种率高达95%,而且99%以上打 mRNA疫苗,结果其总死亡人数仅为香港的不足两成。新加坡80岁以上老人不打疫苗与打三针疫苗相比,死亡率相差24.8倍。但如果与注射两针疫苗相比,则相差4.1倍。说明注射第三针mRNA疫苗十分必要。

亡羊补牢,香港目前采取为老人紧急接种疫苗、老人院闭环管理、为受感染老人处方口服抗病毒药物、为老人进行常规快速抗原检测、指定专门收治医院及逆向隔离未感染老人等措施,希望尽快降低其死亡率。

第三,BA.2感染儿童相对多见但其致病性在儿童中并没有增强。
共九名受感染儿童死亡,其十万人致死率0.81,低于20-29岁、30-39岁与40-49岁年龄组的0.87、1.24和3.06。所有不幸离世的受感染儿童原本都有其他严重疾病。12-19岁年龄组不接种疫苗与接种两针或三针疫苗相比,死亡率高45.6倍。换言之,绝大多数儿童感染BA.2也是无症状或轻症,而且接种疫苗可大大降低重症或死亡。

第四,快速抗原检测在发现感染者及保护工作场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市场上的优质抗原检测试剂特异性接近100%,对于核酸PCR检测Ct值25以下的感染者灵敏度也接近100%。抗原检测以快打快,而且其结果与传染性的相关性更好,有利于早隔离,特别是对有可能造成超级传播的感染者实现早隔离。在一周内每天连续进行抗原检测,其效果优于一周只能完成一两次的核酸检测。在香港进行的抗原检测全部是自测,有效减轻了医疗负担,也避免了人群聚集。
香港第五波疫情初期,大批人群聚集等候多个小时进行核酸检测,而结果需要等待3至10天。出结果时感染者早已康复或至少不再有传染性,这样的核酸检测毫无意义,完全是做无用功。在此情况下盲目推动全民核酸检测,即使实施也无法清零。相比之下,每天一次全民抗原检测连续进行多次,效果更好。

第五,香港的医疗系统在这一波疫情中受到严重冲击但并未崩溃也不应崩溃。
有人争论到底市民应该保护医疗系统使之免于崩溃,还是医疗系统应该保护市民免于疾病。其实两者相辅相成,并不矛盾。只有医疗系统不崩溃,市民的健康才能受到更好的保障。疫情暴发以来任何时刻,重症和危重症病人一共不超过300人。只要资源调配适当合理,只要取得公众的理解与支持,香港医疗系统不应崩溃也没有崩溃。绝大多数轻症患者不需要特别的医疗照护。即使是有高危因素而留院观察的病人,多数也只是以防万一。

疫情开始前,根据建议香港将出院病人的核酸检测Ct值从33改为45,希望能够尽早实现与内地通关,也将复阳病人全部收入医院。这些举措确实造成了疫情刚开始时大批无传染性的病人不合理占用宝贵医疗资源的情况。

经过多次修订,目前Ct值只作为参考,一切留交主治医师作出专业判断。只要合理设计、不断调整、与时俱进并有效运作的风险评估和分流分层机制不倒,香港医院和医疗系统就不会倒。在此前提下,由心理医师、精神科医师及社会工作者等专业人士通力合作,通过遥诊等方式向无症状和轻症的感染者提供有效的辅导和支持,也是稳控疫情的重要一环。

第六,居安抗疫在抗击第五波疫情中发挥重要作用。
由于各方努力,香港本轮疫情中家庭聚集只有三分之一到一半,比起当初武汉的情况有所改善。由于疫情严重确诊人数太多,方舱及隔离设施都无法完全满足需要。实践证明,香港相当一部分家庭完全有条件做好感染控制,有效遏制同住家人之间的交叉感染。方舱和隔离设施可以留给有需要有意愿的人士。根据BA.2的特点,隔离时间也应大大缩短。同时,隔离并非万能,不必要的隔离也会造成传播,整个第五波疫情就是从隔离酒店的一次不经意的交叉传染意外开始的。

总而言之,在大多数人从未接触该病毒的地区出现由奥密克戎引起的相当规模的暴发流行的机会较大,我们必须有备无患。当全世界大多数人都通过自然感染及积极的疫苗接种获得免疫力,我们必将迎来新冠世界大流行的最后终结。前路仍有荆棘险阻,但曙光已初现,恰如世界其他地区之所见。香港第五波疫情的教训,希望对其他地区的防疫抗疫有所启发有所裨益。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22221751.2022.2060137



group-telegram.com/kt_database/77
Create:
Last Update:

香港第五波疫情的若干教训 (评论文章,2022年3月29日发表于 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中文稿载于微信公众平台“知识分子”)
Article Commentary: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fifth wave of COVID-19 in Hong Kong in early 2022

[香港大学] 张柏轩 陈志平 金冬雁

目前仍在继续的由奥密克戎 BA.2亚型所引起的香港第五波新冠疫情出现了全世界最高的致死率,大约比美国高十倍,比新加坡高二十倍。从年初至今经官方公布的确诊人数超过百万,占总人口约15%,而实际受感染人数可能翻倍甚至更多,截止3月25日共死亡6749人。每日进行的万人随机抗原检测也表明,3月7日当天的抗原阳性比例超过10%。
这一波疫情是从在21天隔离的尾段在酒店受到传染并在归家后的1月14日确诊的一位南亚裔妇女正式开始的,短短一个多月后确诊人数已破百万。在传播既快又隐蔽的奥密克戎BA.2面前,以往行之有效的密切接触者追踪、封楼、强制全员核酸检测等围堵方法相形见绌,竟在不经意间被病毒跑过并进入全社区。

香港这一波疫情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不可谓不惨痛。本文就此提出六个主要教训。

第一,BA.2病毒及其引起的疾病与过往人们所认知的新冠有很大的不同,最主要就是传染性很强而致病性很弱。由于八成人口已接种两剂疫苗而九成已接种一剂,其中三分之一更已接种三针,大多数感染都是突破性感染,大量中和抗体在3至5天内出现,症状轻上加轻,而病程和排毒期也显著缩短。因此99.9%的感染者没有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疫情开始以来的任何时刻,重症和ICU危重症患者各不超过150人。

第二,疫情中大批未接种疫苗、未完成疫苗接种或者疫苗接种效果不佳的老人不幸死亡。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不超过三成,但占死亡人数的九成六,住院人数的八成六。死亡者近九成没打疫苗或只打一针。
截止到3月17日,80岁以上老人至少接种一剂疫苗的比例仅五成六,在疫情开始的二月初更不超过两成。这些老人近七成接种灭活疫苗。70-79岁及80岁以上老人每百万人中的新冠致死率各为1463和8616,而60-69岁、50-59岁及40-19岁年龄组则分别为394、125和33。80岁以上、70-79岁、60-69岁及50-59岁不打疫苗与打两针或三针疫苗相比,死亡率分别高6.6、15.1、27.1和63.1倍。死亡者中已打三针疫苗的极少。

新加坡人口略少于香港,其总确诊人数也是刚刚超过1百万,但其60岁以上老人完成两针疫苗接种率高达95%,而且99%以上打 mRNA疫苗,结果其总死亡人数仅为香港的不足两成。新加坡80岁以上老人不打疫苗与打三针疫苗相比,死亡率相差24.8倍。但如果与注射两针疫苗相比,则相差4.1倍。说明注射第三针mRNA疫苗十分必要。

亡羊补牢,香港目前采取为老人紧急接种疫苗、老人院闭环管理、为受感染老人处方口服抗病毒药物、为老人进行常规快速抗原检测、指定专门收治医院及逆向隔离未感染老人等措施,希望尽快降低其死亡率。

第三,BA.2感染儿童相对多见但其致病性在儿童中并没有增强。
共九名受感染儿童死亡,其十万人致死率0.81,低于20-29岁、30-39岁与40-49岁年龄组的0.87、1.24和3.06。所有不幸离世的受感染儿童原本都有其他严重疾病。12-19岁年龄组不接种疫苗与接种两针或三针疫苗相比,死亡率高45.6倍。换言之,绝大多数儿童感染BA.2也是无症状或轻症,而且接种疫苗可大大降低重症或死亡。

第四,快速抗原检测在发现感染者及保护工作场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市场上的优质抗原检测试剂特异性接近100%,对于核酸PCR检测Ct值25以下的感染者灵敏度也接近100%。抗原检测以快打快,而且其结果与传染性的相关性更好,有利于早隔离,特别是对有可能造成超级传播的感染者实现早隔离。在一周内每天连续进行抗原检测,其效果优于一周只能完成一两次的核酸检测。在香港进行的抗原检测全部是自测,有效减轻了医疗负担,也避免了人群聚集。
香港第五波疫情初期,大批人群聚集等候多个小时进行核酸检测,而结果需要等待3至10天。出结果时感染者早已康复或至少不再有传染性,这样的核酸检测毫无意义,完全是做无用功。在此情况下盲目推动全民核酸检测,即使实施也无法清零。相比之下,每天一次全民抗原检测连续进行多次,效果更好。

第五,香港的医疗系统在这一波疫情中受到严重冲击但并未崩溃也不应崩溃。
有人争论到底市民应该保护医疗系统使之免于崩溃,还是医疗系统应该保护市民免于疾病。其实两者相辅相成,并不矛盾。只有医疗系统不崩溃,市民的健康才能受到更好的保障。疫情暴发以来任何时刻,重症和危重症病人一共不超过300人。只要资源调配适当合理,只要取得公众的理解与支持,香港医疗系统不应崩溃也没有崩溃。绝大多数轻症患者不需要特别的医疗照护。即使是有高危因素而留院观察的病人,多数也只是以防万一。

疫情开始前,根据建议香港将出院病人的核酸检测Ct值从33改为45,希望能够尽早实现与内地通关,也将复阳病人全部收入医院。这些举措确实造成了疫情刚开始时大批无传染性的病人不合理占用宝贵医疗资源的情况。

经过多次修订,目前Ct值只作为参考,一切留交主治医师作出专业判断。只要合理设计、不断调整、与时俱进并有效运作的风险评估和分流分层机制不倒,香港医院和医疗系统就不会倒。在此前提下,由心理医师、精神科医师及社会工作者等专业人士通力合作,通过遥诊等方式向无症状和轻症的感染者提供有效的辅导和支持,也是稳控疫情的重要一环。

第六,居安抗疫在抗击第五波疫情中发挥重要作用。
由于各方努力,香港本轮疫情中家庭聚集只有三分之一到一半,比起当初武汉的情况有所改善。由于疫情严重确诊人数太多,方舱及隔离设施都无法完全满足需要。实践证明,香港相当一部分家庭完全有条件做好感染控制,有效遏制同住家人之间的交叉感染。方舱和隔离设施可以留给有需要有意愿的人士。根据BA.2的特点,隔离时间也应大大缩短。同时,隔离并非万能,不必要的隔离也会造成传播,整个第五波疫情就是从隔离酒店的一次不经意的交叉传染意外开始的。

总而言之,在大多数人从未接触该病毒的地区出现由奥密克戎引起的相当规模的暴发流行的机会较大,我们必须有备无患。当全世界大多数人都通过自然感染及积极的疫苗接种获得免疫力,我们必将迎来新冠世界大流行的最后终结。前路仍有荆棘险阻,但曙光已初现,恰如世界其他地区之所见。香港第五波疫情的教训,希望对其他地区的防疫抗疫有所启发有所裨益。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22221751.2022.2060137

BY 竹新资料库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i in /var/www/group-telegram/post.php on line 260

Share with your friend now:
group-telegram.com/kt_database/77

View MORE
Open in Telegram


Telegram | DID YOU KNOW?

Date: |

In February 2014, the Ukrainian people ousted pro-Russian president Viktor Yanukovych, prompting Russia to invade and annex the Crimean peninsula. By the start of April, Pavel Durov had given his notice, with TechCrunch saying at the time that the CEO had resisted pressure to suppress pages criticizing the Russian government. Telegram boasts 500 million users, who share information individually and in groups in relative security. But Telegram's use as a one-way broadcast channel — which followers can join but not reply to — means content from inauthentic accounts can easily reach large, captive and eager audiences. The regulator took order for the search and seizure operation from Judge Purushottam B Jadhav, Sebi Special Judge / Additional Sessions Judge. The account, "War on Fakes," was created on February 24, the same day Russian President Vladimir Putin announced a "special military operation" and troops began invading Ukraine. The page is rife with disinformation, according to The Atlantic Council's Digital Forensic Research Lab, which studies digital extremism and published a report examining the channel. To that end, when files are actively downloading, a new icon now appears in the Search bar that users can tap to view and manage downloads, pause and resume all downloads or just individual items, and select one to increase its priority or view it in a chat.
from pl


Telegram 竹新资料库
FROM American